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专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酒泉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
时间:2019-11-22 10:48:22 阅读量:152 作者:王国全
   

吃穿用度上台阶 居民生活奔小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酒泉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经济迅猛发展,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不仅实现了吃饱吃好、穿暖穿美,还兴起了居住、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现代服务等方面的更高层次消费。

  据了解,201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32元,比1985年增长42.4倍,年均增长12.5%。1985年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752元增加到25210元,增长32.5倍,年均增长11.6%。

酒泉市北苑学校学生在操场做游戏。    陈 燕 摄

居民在肃州区广厦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排练节目。  杨中恺 摄

从基本温饱到实现小康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居民饮食消费由吃饱逐步向吃好、吃精转变,饮食结构由过去单一以米面为主,逐步向营养搭配、科学健康的膳食结构转变。201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84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9.5%,是1985年的21.9倍。2018年,酒泉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787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0.9%,是1985年的21.5倍。从主要食物消费量看,粮食消费量下降,肉、禽、蛋、酒类等消费量上升。

  从恩格尔系数变化看,1983年,我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多数家庭基本达到温饱;2000年,恩格尔系数降到40%,表明大部分家庭已越过温饱线,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2018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1985年—199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超过50%,生活处于温饱阶段,之后迅速下降,1999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7.5%,进入21世纪,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2018年为30.9%,说明城乡大部分家庭已步入小康,相当一部分家庭已经进入相对富裕的生活状态。

从“朴素打扮”到“个性多样”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市居民衣着消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前“凭票供应、买布裁衣”到逐步向成衣消费转变,“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

  随着开放水平的提高,衣着的时尚程度逐步提升,人们厌倦了“灰、蓝、绿”的单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饰,牛仔裤、健美裤、阔腿裤、蝙蝠衫、西装、连衣裙等纷至沓来,主流颜色风格逐年变换,成了服饰的亮点。城乡居民开始注重品牌与款式,讲究时尚、个性,根据不同场合穿着打扮,已不同于原来的“缝缝补补又三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由1983年的41.2元增加到2018年的696元,年均增长8.7%;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2401元,比1985年的119元增加2282元,年均增长9.7%。

从土坯草房到安居新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农村居住环境杂乱,多数家庭几代同堂,居住条件极为简陋。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公路修到家门口,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住房趋向宽敞化、舒适化。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2465元,是1983年的58.8倍。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21.8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9.5平方米。

  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城镇居民解决居住问题主要依靠租赁公房,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市城镇居民开始购买住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或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或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或用于投资升值,购房意愿不断加强,且居民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改善居住条件,住房配套设施更趋完备,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01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350元,比1985年增加4319元,人均居住面积33.9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2.46倍。城镇居民100%饮用自来水,100%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绝大多数市民实现市政或小区集中供暖,炊用能源实现了火炉到罐装液化器再到管道天然气的变迁。

从简单实用到品质优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生活用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耐用消费品种类更加多样化,档次更加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耐用品大多为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到上世纪90年代,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迈向电气化,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进入居民家庭;进入21世纪,家用汽车、手机、计算机等成居民消费热点。2018年,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119台、104台和103台,而1985年仅为8台、0台和10台;201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分别为292部、38台和41辆;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分别为273部、84台和52辆。

从因病致贫到全民医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城乡居民医疗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医疗保障水平快速提升,看病就医更加便利。过去缺医少药、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现象得以彻底改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明显增加。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1574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1%;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2136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5%。

  随着酒泉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我市的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富裕美好。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