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文化
也说说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时间:2021-08-05 12:40:20 阅读量:447 作者:霍 军

书鱼记

海明威写硬汉文学。硬汉,就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好男儿,腰杆儿挺直面对人生诸般困难的男子汉。咱们中国人的一般说法是“好汉”,如水浒英雄武松、鲁智深、林冲。

有个老师上《水浒传》选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长,四十分钟分析不了个啥。琢磨一阵子,我们有了感觉——就讲硬汉林冲。硬汉,比起人们说溜了嘴的“好汉”“豪杰”“英雄”之类,多了点语言的“陌生”意味。一下子,那个备受恶人高俅逼迫、困居大军草料场、雪天里花枪挑着酒葫芦、踩着一地“碎琼乱玉”去打酒的江湖汉子,就一身铁骨立在眼前。朗读复仇前那一段,特有感觉:林冲的小窝棚让大雪压塌了,四顾无居处,林冲抱了一床被子,去附近山神庙凑合过夜。破庙外风雪交加,林冲掏出冷酒冷肉,独自默默吃喝。中国古典小说不写心理活动。读到这儿,咱们稍稍揣测,就不难读出林冲一肚皮的孤独凄凉。什么是硬汉子?就是林冲这样的男人。一身本事,受了天大的委屈,被陷害成囚,委屈度日,被小人暗算,被朋友出卖,被大雪赶出栖居地,一个人,默默咽下一肚子冰凉,却不动声色,悄悄坐稳,吃冷肉,喝冷酒。这里没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可施耐庵的硬汉子林冲,豪迈刚强,如铁铸石雕,泰山般立在纸上。

这个时候,教学设计有了思路——就拿林冲跟前面读过的海明威小说中的桑地亚哥老头儿比,都是独自一人处在天地之间,都是自己陪伴着自己面对寂寞和孤独,都是绝不哭一声、绝不可怜自己,都是身手干练、抗争到底,都是用最为克制的语言写出来。

说到“克制的语言”,一直以来,评论家们传颂着海明威自己的一个比喻——海面上漂来一座冰山,巍巍乎气势撼人。为什么?因为在水下,这座冰山还有八分之七。所以被这八分之七衬出来的八分之一,就非常精悍有力。海明威的意思是,作家不必“全知全能”,把什么都告诉读者,而是要留下空白,留给读者想象填补的巨大空间,让他通过这纸面上的“八分之一”,自己感受到那巨大的“八分之七”。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几乎全用“电报体”对话写成,读来极为简洁爽利。短篇小说《杀人者》,全是一个小饭馆里突然进来的陌生客人与店伙计以及他们同伴之间简短的对话,气氛严峻凝滞。又比如《大双心河》上下两篇,就写前线归来的战士尼克宿营河边,每天闷头实脑钓鱼、吃鱼、睡觉,小说无比安静。一个经历血与火的人正在独处,曾经的战争太惨烈了,战士正在疗伤。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很明显,不必再像过去的小说那样,由作者大包大揽,让读者被动听他讲故事,而是让读者仔细盯着每一句话,去直接体验、感知,让你自己去琢磨内涵,这样,你就参与到了小说的创作中,成了“更积极”的读者。作品也因此成了读者跟作者共同完成的有了巨大想象空间的创造物。第二,作者充分信任读者,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欲望和潜能。第三,增加了阅读的挑战性,让等着别人喂食的平庸的读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和高雅的语言深度挖掘者。第四,语言简洁,耐人寻味。每个作家都曾努力过,却总是苦于处理不好“通俗”与“晦涩”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总是调剂不好“叙述”跟“描写”之间的比例。介绍叙述多了吧,啰里啰嗦,像个饶舌的说书匠,拿听众当傻瓜,耗着时间不直奔主题,哄人掏腰包呢。光描写不给点说明介绍吧,又会让很多传统的读者头疼——读不懂啊,外国小说。

海明威怎么干?他尽可能节制地说那么几句,让你自己去想象一个氛围、一个完整画面、一个意境。比如《在密执安北部》,小客栈的长腿姑娘莉芝喜欢又矮又黑的打铁小伙吉姆。吉姆去打猎,回来了,莉芝问:“是你打的么?”吉姆就说:“是呀。难道不棒么?”一个本来可能柔情蜜意的对话回合,这么两句就结束了。莉芝想了些什么?啥感受?不着一字。可后面吉姆突然出现,莉芝就慌了神,轻易将自己献给了他。完了,吉姆闷腾腾睡去,留下莉芝摇不醒这截子木头一样的男人。简洁的对话除了让你去猜莉芝的内心,其实也让你发现这一对男女的不平等关系——在苍凉的密执安,女人太脆弱,太可怜。柔情的莉芝很被动。男人如吉姆,生存本领很强悍,可是关于爱情,他们除了干脆的行动,往往“不着一字”,让人凄凉又无奈。莉芝怎么办?莉芝只有更坚强些。

其实这个方法,中国古典诗词最为擅长。“骤雨初歇”,啥样子?一对不忍分别的男女啥样子?自己去想。“独钓寒江雪”,那个钓鱼人心里咋想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到底那个人在哪里呢?可是,我们通过这些简约语言,进入了“诗境”。某种意义上,《水浒传》的诗意,往往就来自这种塑造硬汉的语言简洁。而海明威,是一位自觉使用简洁语言来调动读者诗意想象力的高手。他的“冰山理论”,将语言的内在力量呈现给读者。因此,这种写法的最后一个好处也许正是,简约的语言本身就是斩钉截铁的,干脆利落的,语言自己已经是“硬汉”——少说废话,多干实事。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