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历史
张仪潮家的内乱
时间:2015-06-09 16:20:16 阅读量:1162 作者:孙 江
       唐王朝国势日渐衰微,边境战乱风起云涌。吐蕃军队乘机对河西走廊地区进行大规模进攻,自公元764年底,不到两年,攻克陇右后相继攻陷今武威、张掖、酒泉、瓜州,只剩敦煌还在唐王朝势力范围内。

       安史之乱后,敦煌一带守军被调往京城平息动乱。公元777年,吐蕃军东西夹击,猛力攻打敦煌。敦煌军民坚守达十年之久,终因孤立无援,力寡不敌,陷于绝境,于公元786年以不把敦煌民众迁居异地为条件开城投降,进行议和,自此开始了中唐吐蕃统治敦煌达67年之久的时期。

       吐蕃全部占领河西走廊以后,曾把天下称富的河西称为“德嘉姆”,即“幸福之国”之意。但吐蕃人采用奴隶制王朝制度进行统治,河西五十万人沦为奴隶,因而激起包括吐蕃人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愤怒,敦煌人民多次起义,反抗统治者。

       出身世代豪门的张仪潮,自幼对吐蕃的残暴统治感同身受,对大唐故国心驰神往,苦练武艺、学习兵法,立誓要驱逐侵略者。他以自己的家产为军资,秘密招募、训练义军,同时不断收纳反抗吐蕃起义被镇压的流亡者,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公元848年,张仪潮趁唐朝军队严重打击吐蕃在河西的势力,吐蕃内讧和汉族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之时,联合当地豪强及其他少数民族组成反抗吐蕃的联军,揭竿而起,在当地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采取佯装败退,途中设伏截击的战术,首先光复瓜州、敦煌。战斗中他披挂盔甲,挥舞大刀,始终冲在最前线。

       公元850年,张仪潮相继收复今新疆哈密、西州、酒泉、张掖、兰州、青海乐都、贵德、河州、临夏、岷县。同年,向唐王朝呈递归义表章,唐朝政府立即向河西派兵支援。第二年,张仪潮派哥哥张仪潭将河西、陇右十一州地图、簿籍献给唐朝。唐王朝在敦煌设归义军,任命张仪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瓜、沙、伊、西、甘、河、兰、岷、廓、肃、鄯十一州观察、营田、处置等使,负责军政、民政、屯垦等事宜。其后十年间,张仪潮“西进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六郡山河,宛然而归”。整个河西地区重归唐王朝,断绝近百年的中西交通复归畅通,中原王朝得以重新控制西北而无西顾之忧。

       这段历史被称作“张仪潮归唐”。

       张仪潮赴京师入朝为官前,命其侄张淮深主持归义军军政事务,领导军民继续抗击回鹘的骚扰,保持了归义军辖区的安定。公元883年,回鹘夺取凉州后又占领甘州,张淮深两次率军击败甘州回鹘,使敦煌免于动荡。唐王朝闻讯派散骑常侍李众甫等九使节远赴敦煌予以嘉奖。使者们在敦煌开元寺参观唐玄宗的圣容画像,对敦煌历经变乱后仍保持唐时旧貌,风物世情一如内地感叹不已,同时对河西多地沦陷吐蕃后的荒凉萧条悲怜叹惋。

       公元888年,唐王朝终于将旌节授予张淮深,任命其为节度使,但归义军内部接连发生变乱。公元890年2月22日,张仪潮之子张淮鼎在张文彻、索勋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杀死张淮深,夫人陈氏和六个儿子一同被害。之后,敦煌政权历经陡变,多地脱离归义军的控制。两年后张淮鼎死,索靖的后人索勋篡权自立为归义军节度使,后被朝廷任命。再后来,索勋被张仪潮第十四女、李明振之妻张氏(索勋的小姨子)等人于公元894年杀害,张淮鼎之子张承奉被拥立为归义军节度使。

       夏朝是第一个“家天下”的世袭王朝,禹传位于他的儿子启,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其后几千年,统治者依据“天命”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君王的“家天下”,国家为君王的私有财产。

      “家天下”祸乱多:弑父虐母、残兄害弟、抛妻杀子、清门屠族、欺师灭祖……几乎世间所有的悲情惨事都在这个门庭里发生过,更有正史涂改抹煞、野史事后诸葛、路人口耳相传、后代模棱两可的多少往事,令人惊异浩叹、感慨万端!

       清王朝覆灭,走向共和的中国自此打开历史全新的一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放在“天下”之前古已有之,孟子早就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