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历史
班勇子承父志再通西域
时间:2015-07-14 15:34:15 阅读量:1020 作者:孙江
东汉班家一门,人杰辈出,文武皆备,青史留芳,无与伦比。

最著名的是投笔从戎定西域的班超,他是开拓和维持汉朝与西域关系的重要人物。他的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过世前已约略完成《汉书》的轮廓。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主要编著者。三人被后世合称“三班”。他的妹妹班昭、长子班雄、三子班勇皆史书留名,尤其班勇对西域历史影响重大。

以三十六骑平西域的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坚定正确地执行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攻必取,战必胜,确保丝绸之路畅通,加强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而重要的贡献。

班勇是班超的三儿子,出生于西域。公元101年,班超派遣班勇随安息使者入朝。

经过班超30多年的努力,东汉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班超返回朝廷一月余即病逝京城,继任者都护任尚,与西域诸国关系失和,受到威胁和攻击。后来任尚虽被调回治罪,但东汉政府已控制不住西域局面。

公元107年,西域反叛,东汉政府任命班勇为军司马率兵西出敦煌,接回都护段禧及屯田将士,东汉与西域的交通往来再次中断。不久,北匈奴势力乘机卷土重来并将西域诸邦置于其控制之下,时常袭扰河西,涂炭生灵,劫掳财物。

公元119年,北匈奴进犯杀死敦煌长史索班,控制了西域通道。当时朝中大臣多主张关闭玉门关,断绝和西域的往来,班勇力排众议,主张重新夺回西域,拒匈奴于塞外。

公元123年,朝廷派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500人出塞,次年正月,先招降鄯善,随后使龟兹、姑墨、温宿皆归降。后来,班勇调集各国步骑兵1万余人,进攻并击败了车师前王国,收降车师前部5000余人,重新打通北道咽喉。

公元125年,班勇调集敦煌、酒泉、张掖等郡骑兵6000余人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诸国兵力,进攻车师后王部,大获全胜,斩俘8000余人,获牲畜5万余头,杀后王及匈奴使者。第二年,班勇立前王之子加特奴为车师后王,车师一带全部平定。当年冬天,班勇率兵击败北匈奴,迫使其呼衍王迁居枯梧河,自此,车师诸国再无匈奴踪迹,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巩固。

公元127年,班勇上书朝廷要求增兵,进攻北道中惟一未降的焉耆。朝廷派敦煌太守张朗率河西四郡兵士3000余人来配合班勇。班勇又调集西域诸国兵士4万余人,兵分两路,班勇走南道,张朗走北道,约定了到达焉耆的会合时间。张朗因先前有罪在身,急于将功赎罪,挥军兼程急进,提前到达并攻取焉耆。结果张朗立功免罪,班勇却被以延误战机之罪下狱,后虽赦免,不久因愤懑郁悒死于家中。

东汉统一西域地区的战争,实际上是与匈奴争夺对西域统治权的战争。班勇子承父业,再通西域,立下不朽功勋。同时,西域诸国心向汉朝,反对匈奴统治,为班超父子等在西域的活动和扶助汉朝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东汉统一西域地区战争的胜利,不仅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也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班勇详细撰述了西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情况,《后汉书�西域传》中,凡延光四年以前的事都是他所记述。他撰写的《西域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述西域各民族和中亚各国情况的重要文献,也是后世研究西域军事史及军事地理的珍贵资料。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