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情打动客商 用发展留住客商
——我市小分队招商成效显著
今年1月至9月,全市开工建设招商引资项目413个,引进到位资金309.17亿元,同比增长16.0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7个,占开工建设项目数的45%;到位资金263.87亿元,占总到位资金的85%。这是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招大商、招好商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一改以往“大水漫灌”“全面撒网”的粗放型招商方式,拿出最主要的精力,选派最得力的干部,组建最精干的团队,坚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间断开展小分队招商,持续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
一
今年,我市紧紧围绕现代制种、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绿色畜牧、食药同源、农畜加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选派懂政策、会招商、敢担当的优秀干部,组成市农业农村局招商小分队,算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长远账,精心谋划项目,分赴招商重点区域,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精准招商,取得了丰硕成果。
至10月底,市农业农村局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8次,开展酒泉优势产业、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招商洽谈活动11场次,邀请接待来我市考察客商19批次,对接项目15个。目前,签约项目4个,正在对接项目11个,总投资35亿元。
“我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典型的戈壁绿洲地区。境内耕地和绿地资源稀少,交通不便,曾严重制约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然而,这些不利因素经过发展演变,逐渐成了我市农业产业招商引资的优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跃峰说,光照时间长、土地积温高、空气干燥、隔离条件好,祁连雪山提供充沛、纯净、无污染的雪水,让我市具有生产高品质戈壁农产品的独特自然条件。
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我市论证建立农业农村招商引资项目库,全面谋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7个,总投资41.3亿元。“招商引资不是盲目地漫天撒网。我们突出专题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提高站位、抬高眼界、设高门槛,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盲目招商到目标招商、粗放招商到精准招商的转变。”张跃峰说,一方面,瞄准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把好企业好项目引到酒泉;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对外宣传推介,拓宽酒泉特色农产品市场销路。目前,我市洋葱、西红柿等蔬菜在粤港澳、北上广等地区深受欢迎,戈壁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
目前,甘肃佛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园、广州享鲜农业公司供粤港澳大湾区万亩高原夏菜基地、祁连牧场智慧牧业等项目已启动建设;新希望年出栏60万头生猪种养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已启动“四通一平”工程,预计明年7月建成投产。
说起招商引资的体会,张跃峰说:“很多大型企业工作节奏非常快,他们最看重的是时间和效率。面对客商,我们既要把酒泉的基本情况、优势、政策讲清楚,还要全面掌握客商的投资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在项目洽谈、签约、办理手续、动工等环节全程跟踪服务,切实让客商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二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抽调专人组成招商小分队,多次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开展项目推介和招商对接活动,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商机,瞄准优势客户沟通对接,紧盯意向客户广泛洽谈,深入28家企业(单位)推介我市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成功引进了浙江广进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医化设备制造项目和玉门市益广茂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农药中间体项目等,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吴生贵说。
当前,招商引资的趋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已经由“拼政策”向“拼服务”转变,营商环境越来越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吴生贵说:“我们用真情打动客商,依托工信部门服务企业多和接触企业家面广的有利条件,向企业家积极推介全市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增强客商继续寻求商机、扩大投资的信心。同时,争取让更多的企业家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宣传员、中介商和‘红娘’,帮助我们宣传政策、推介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招商只是第一步,项目落地才是关键。市工信局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项目落地推进方案,高度重视投资人的合理关切,安排专人跟踪服务,确保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不出纰漏,争取使意向项目转化为合同项目,使签约项目成为投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