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地过年”更暖心更安心
——酒泉市各县市区多措并举力促“就地过年”有保障
本报记者 王永霞
“我今年不打算回家了,准备陪外地留守员工一起过年。”甘肃恒亚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有奎说。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渐浓。但在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酒泉市委市政府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酒泉市群众积极响应,自愿留在本地过年。
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甘肃恒亚水泥有限公司积极倡导外地员工留在酒泉阿克塞过年。目前,留守员工大概有50人。“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的同时,增加了餐厅菜品种类,让员工过年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甘肃恒亚水泥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王保东说。
酒泉阿克塞为做好从业人员“留企稳岗”及疫情防控工作,县人社局工作人员深入甘肃恒亚水泥有限公司、新安民爆公司、甘肃光热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等,把《酒泉市人民政府致在酒从业人员的倡议书》送到各企业,并对用人单位留企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落实加班工资、补休调休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协助推动各企业在春节前后正常生产经营。目前,阿克塞县6户企业安排留守值班人员68人,通过发放超市购物卡、支付加班工资等方式,切实保障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月28日,酒泉肃北县妇联联合紫亭社区、梦柯之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留肃过新年、把爱带回家”送万“福”进家庭活动,邀请书法爱好者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写福字、送春联、剪窗花、迎新春,倡导群众就地过年,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我们提倡‘用新年福暖心、用相片寄乡情’的做法,把健康和幸福作为送给家乡人最好的礼物。” 酒泉肃北县妇联挂职副主席珊塔娜说。活动现场,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一个个大写的“福”字,一副副寓意喜庆吉祥、散发着墨香的春联带着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和文化气息。
近日,酒泉市农业农村局慰问组到玉门市新希望30万头生猪种养一体化项目工地走访慰问,为奋战在一线的近300名施工人员送去了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和水果等慰问品,并致以新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新希望30万头生猪种养一体化项目是酒泉玉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于2020年8月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克服施工条件艰苦、冬季天气寒冷等困难,高速度高质量推进。该企业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全体施工人员留守项目现场不停工,加快项目建设,一座大型现代化生猪种养一体化园区雏形已基本形成,计划在今年4月底竣工投产。
酒泉瓜州县鼓励员工错峰避峰放假、企业不间断生产和在瓜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制定下发《瓜州县春节期间做好疫情防控和援企稳岗工作的通知》,出台一系列“暖心”政策,对规上非能源工业企业在岗职工给予每人500元的购物券补贴。对不间断生产的规上非能源工业企业,以2020年企业月产值贡献额为基数,贡献额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给予5万元的防疫物资采购补贴;贡献额1000万元至3000万元的企业给予10万元的防疫物资采购补贴;贡献额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防疫物资采购补贴。对规上能源企业给予3万元援企稳岗和防疫物资采购补贴。同时,将通过走访慰问、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节日生活,为“留瓜过年”的外地员工送温暖、献爱心,让他们在异乡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在春光市场,每天都会有许多农户交易,戈壁日光温室产的西红柿、葫芦、黄瓜,城郊乡镇产的小芹菜、香菜、油麦菜等应有尽有,市场供应非常充足。春光集团负责人说:“临近春节,我们在积极调运外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为本地蔬菜的推广和销售做工作,不断拓展本地蔬菜的市场份额。”
酒泉肃北县商务局及时对农贸市场及超市生活必需品进行监测,及时把握市场动态,重点保障肉、禽、蛋、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目前,各种肉类生活必需品供应基本正常,价格平稳,市场秩序稳定,“就地过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