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酒泉新闻
科技助力酒泉市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0-10 11:18:38 阅读量:275

提质增效降成本

——科技助力酒泉市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酒泉玉门市昌盛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了800亩枸杞。近年来,合作社经过科技创新、项目带动等,年均产枸杞干果75吨,每公斤销售价格40元至50元。合作社负责人张健希望酒泉市林果中心能帮他取得欧盟有机认证和枸杞出口资格,进一步提高枸杞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酒泉市积极争取科技项目,持续加大对枸杞产业的支持力度,累计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先后实施枸杞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示范推广、道地枸杞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系统性研究与示范、枸杞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19项,有效助推了全市枸杞产业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副研究员刘志虎说。

为做大做强枸杞产业,酒泉市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等省内外科研单位、高校进行项目合作,有效提高了全市枸杞产业的科技水平和成果转化率,解决了枸杞在良种筛选推广、苗木繁育、地理标志产品评价等方面的瓶颈技术问题50多个,使枸杞产业结构更加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抗市场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杞农的信心越来越强。

酒泉瓜州县永顺祥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李建军种植着53亩枸杞。这几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在技术创新、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枸杞种植水平逐年提高,产品检测通过了573项“欧陆分析”检测。

“枸杞做不出品牌,价格就上不去。通过科技创新,今年我种植的枸杞产量和质量均好于往年,充分说明土壤管理技术水平提高以后,枸杞就可以做到质优价优。”李建军说。

据了解,通过实施科技项目,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开展培训1000多场次,5万多人次接受培训,涉及企业、合作社120家以上,培养当地枸杞专家20多人,形成了专业人员抓示范点带动“田秀才”、“田秀才”带动农户的人才培养和示范推广格局,极大推动了枸杞技术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全市枸杞产业振兴。

至今年8月,酒泉市枸杞种植面积达39.5万亩,良种化率达85%以上,通过绿色认证5万多亩,枸杞烘干、拱棚晾晒率达60%以上。枸杞大型智能化采摘机得到试用,枸杞各类生产机械使用率达60%以上。2020年至2021年,酒泉市通过“欧陆分析”检测的枸杞生产企业、合作社达17家,种植面积4万多亩,产量1万多吨。“瓜州枸杞”“玉门枸杞”成为继“瓜州蜜瓜”“敦煌葡萄”“清泉人参果”之后又一张响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片,深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全市枸杞产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加显著,对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刘志虎说。

目前,酒泉瓜州县梁湖乡双州村已建成3000亩零农残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每年,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瓜州县林果技术服务中心、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等的技术人员及村里的“土专家”都会到种植基地进行培训学习,常年开展枸杞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网上交流与研究,建立枸杞高效栽培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形成了标准化枸杞种植技术体系,促进枸杞“提质、增效、降成本”,实现了为消费者种出好产品、让种植者卖出好价钱、为产业链采集大数据的目标。

(酒泉融媒记者 周爱玲)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