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朋友圈” 搭建合作桥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区域协作“新范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省、市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人大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着眼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开展人大工作交流、加强代表协作联动、共享人大工作经验,广泛缔结“友好人大”,主动加强沟通联系,努力搭建跨区域协作平台,在宣传推介酒泉、助力招商引资、深化工作交流、提升履职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围绕重点
深化人大协同联动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市产业发展布局,梳理招引落地的446家规上工业企业原属地信息,精准锁定经济发达、产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年前,向全国86个市(区)级人大发出邀请函,提出建立友好人大关系、推动企业合作对接倡议,旨在通过人大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区域间产业协作、资源共享,为我市引入优质项目、技术及人才开辟新通道。
搭建平台
赋能经济提质增效
搭建“友好人大+”协作平台。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拟与目标地区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互访交流,围绕产业链互补、企业需求对接等开展深度合作。目前,已与上海虹口、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十一地人大常委会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建立友好人大关系。
搭建“以商引商”推介平台。依托友好人大平台,借助各地人大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深入宣传推介酒泉市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新能源、化工、文旅、现代农业、通道物流、航空航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广阔前景,通过人大常委会机关和人大代表牵线搭桥,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企业来酒投资兴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至目前,河南济源、江苏淮安等4个市州人大组织当地企业家代表团来酒考察交流,寻求合作、共促发展。
搭建代表履职培训平台。依托深圳人大干部培训中心酒泉敦煌教学基地和肃州教学基地,借助敦煌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积极邀请全国各地市州人大来酒举办代表培训班。浙江宁波、山西晋中、河北沧州、安徽淮南等市人大有在敦煌举办人大代表培训班的意向。年内,计划在酒安排各类代表培训班20期,争取达到100期,预计接待学员1万余人次。
创新机制
激发人大工作新活力
今年,酒泉市将缔结友好人大工作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季评估工作机制,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全面负责友好人大日常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着力拓展交流合作范围,在前期邀请规上企业所在地市州人大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地市州人大联系,特别是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市州人大做到联系对接全覆盖,力争年内缔结友好人大关系30家以上,建立人大工作日常沟通联系机制60家以上,为今后人大工作交流、招商引资、经济协作搭建平台。
此次跨区域人大协作是服务大局的创新实践。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与各地人大携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幸福美好新酒泉汇聚更多资源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