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处着眼 “干”字当头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以实干担当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以来,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紧扣酒泉市委“1246”发展思路,坚持“新”处着眼、“干”字当头,持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酒泉答卷。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将立法创新作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酒泉市农田防护林保护条例》《酒泉市果园新城墓群保护条例》立法进程,通过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协同立法调研,让地方性法规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依托敦煌市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优势,着力打造高标准、信息化、规范化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推动区域协同立法,以法治护航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立足本地实际,注重‘小切口’立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新兴领域立法填补空白。年内将开展《酒泉市电动车管理条例》立法评估,启动2026年立法计划调研,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体系。”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郭占炜说。
今年,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将聚焦全市“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兴市”“乡村振兴”战略,打出监督“组合拳”,切实增强监督效能;聚焦经济领域监督,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四级代表联动开展“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积极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聚焦民生领域监督,紧盯医疗、教育、养老等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强化监督,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问题;聚焦环境保护和“三农”领域加强监督,以强有力人大监督守护酒泉绿水青山净土,持续助力“三农”发展。
“监督不是‘找茬’,而是推动解决问题。今年,我们将首次对酒泉市监委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听取相关工作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以刚性监督提升治理效能。”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安敦说。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擦亮“代表履职”品牌,着力推进代表工作提档升级。深入开展“进千家门、献千条策、解千个难”行动和“双带一推”行动,引导各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两联系”工作,推动代表“家、站”建设,打造更高品质的代表履职“桥头堡”。优化落实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制度,继续办好“民情直报”信息直通车,积极推动制约发展和影响民生的难点堵点问题解决。持续拓展人大“朋友圈”,与上海市虹口区及苏州、杭州等市(区)人大签署友好合作协议,积极助力本地经济发展。
“人大代表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必须把根深深扎进人民土壤。今年,我将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课题深入调研,切实反映群声民意。”来自基层的酒泉市人大代表朱忠兰说。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扎实推进“五个一”(各专委、委室年内创新开展一项工作、联系一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每半年落实一个招商引资落地项目、重点审议一个专项报告、完成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重点工作,坚持不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篇章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