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甘肃省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内,随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仪的嗡鸣声渐止,掌声骤然响起。病床上的程凯脸色略显苍白,笑容却格外灿烂——他刚完成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续航”。历经274分钟采集,1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跨越山河,为千里之外的一名血液病患儿点燃重生之火。
2022年4月,还在绍兴文理学院上大四的程凯路过绍兴街头献血屋时,决定加入爱心献血队伍。献完血后,在绍兴市越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他填写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留下了血样。“当时工作人员说,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我想,如果能配型成功,那一定是奇迹。”程凯说。
8毫升血样入库,如同一粒等待发芽的种子。
2022年6月,程凯大学毕业。次年,他考入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成为马鬃山公路段的一名技术员。
今年2月的一天下午,程凯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绍兴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程凯:他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赠。
在征得父母同意后,程凯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我和父母都认为,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很有意义。”程凯说。
造血干细胞捐赠前需要各项体检。今年3月,程凯和造血干细胞接受者的血样进行了HLA高分辨检测,结果完美匹配。
5月7日,程凯进入甘肃省中心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身体指标检测和动员针注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让身体各项指标达到最好,希望能采集捐赠优质的造血干细胞给对方。”程凯说。
5月13日7时30分,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正式开始。机器转动,程凯的手臂连接着导管,鲜红的血液在仪器中循环分离。肃州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石爱民陪伴在他身旁。捐赠过程中,石爱民提到了受捐者来信的内容:2018年孩子发病化疗,2025年病情突然恶化。7年来,这个家庭经历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处境艰难。得知程凯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孩子的父母欣喜若狂、彻夜难眠。
“当我得知对方是个孩子时,觉得很感谢2022年4月那个心血来潮的自己。没想到,我竟然能挽救一个生命!”程凯说。
1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因为承载着两个生命的羁绊而滚烫。正如程凯所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别人绝境中的十万分之一。选择伸出双手,是对生命最庄严的承诺。”
据了解,程凯是酒泉市第六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