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5月浸染着石榴花的绯红:民族特色纹样和莫高窟壁画元素一同跃上文创产品,肃北雪域马头琴与篮球赛交织出滚滚热浪,牧农民的义诊现场飘着中药香,汉族与哈萨克族的演员出现在同一个舞台……酒泉市7县市区通过百余场特色活动,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暖流在104万群众心间流淌。这场持续整个5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热浪,以“文化+”的创新方式,把民族团结的时代命题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文化浸润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酒泉市深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内涵资源,让民族团结有形有感。
“让我大受震撼的是节目现场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演出。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发扬民族文化。”游客马超说。
肃北县创新举办雪域“村BA”球王争霸赛,新疆广汇队与本土球队同台竞技,乌兰牧骑以非遗展演烘托赛场气氛,印有吉祥物雪豹和赛事Logo的文创服饰热销,把体育赛事打造成了民族文化交融窗口。
此外,敦煌市以全国旅游促“三交”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推出“千年丝路·籽籽同心”文物图片展,丝路沿线各民族共筑文明的珍贵历史印记吸引了超5000人次参观;玉门市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原创舞蹈《梦回大唐》重现丝路盛景,文创展销、民俗美食让各族群众感受多元文化魅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旅游促“三交”等活动广受好评。各县市区齐发力,持续为酒泉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注入动能。
创新载体搭建交流交融平台
“每一粒石榴籽都闪耀着光芒,就像56个民族,紧紧相拥、永不分离。”肃北县县城小学用一场以《石榴红映五星下 同心共绘山河卷》为主题的国旗下献词,促进了各民族少先队员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深情在彼此心间流淌。
近年来,酒泉市持续创新载体,以“融”的理念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径,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金塔县西南街社区打造百年佳苑小区民族团结文化长廊,56个民族风俗图文、传统服饰展陈成为居民“家门口的课堂”;肃州区南苑社区联合市文化馆举办“民族团结共创美好”文化惠民专场演出,藏族舞《起舞》、马头琴合奏《鸿雁》等节目引发共鸣,现场设置“红石榴”政策宣讲台,普及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阿克塞县将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搬进民族风情园蒙古包,通过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展示、非遗弹唱和知识竞答,让各民族干部、群众在互动中增进认同;瓜州县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石榴籽”小讲解员动情讲述革命历史,知识问答环节点燃群众参与热情。
服务民生绘就幸福生活图景
酒泉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兴边富民、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肃北县推进马鬃山“兴边富民”中心城镇建设,“肃北牦牛肉”“肃北雪山羊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亿元“民营企业进边疆”项目落地生根;瓜州县依托景区品牌优势,延长旅游产业链,引导景区周边各族群众围绕旅游找出路,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建设特色村镇与发展文化旅游相结合,着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玉门市独山子乡举办黑枸杞展销会等,带动农户增收;肃州区妇联在黄泥堡乡开展“法治护航千万家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示范活动,百名儿童绘制民族团结长卷,锅庄舞表演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愈加浓郁。
从“文化润心”到“服务暖心”,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开花结果。目前,酒泉市打造省级“红石榴”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25个,培育“飞天红石榴”服务驿站、志愿服务队等42个(支),运行“民族团结号”主题公交车32辆,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壁画临摹师、博物馆讲解员、社区工作者、学校师生、各族群众……每个酒泉人都是民族团结故事的书写者。酒泉市将持续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以高质量发展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