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近年来,玉门市下西号镇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通过创新机制、典型引领、文化浸润等方式,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恶俗婚闹、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大早,下西号镇河东村的李新林来到村民说事室反映土地经营问题。了解情况后,调解员召集相关人员对他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李新林说:“村民说事室最近几年在土地经营过程中为我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解决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村民说事室里的调解员有村“两委”成员,还有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成员轮流负责接待来访群众,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这里不仅是村民心中的“顺气室”,也成了“解困室”。
河东村委会副主任姜新荣说:“农户间有矛盾纠纷,主动让我们来进行调解。”
宣传教育活动是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这几天,下西号镇各村的“移风易俗排头兵”志愿者和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忙着入户,给大家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
河东村村民鲁晓东说:“经过村组干部的宣传,我知道了对这种高额彩礼我们可以依法维权,可以抵制。”
石河子村鲜瑞琴通过镇村干部开展的移风易俗宣传,在操办儿子结婚事宜时,秉持“不大办、不浪费”的原则举办了婚礼。
鲜瑞琴说:“两个娃过得幸福就行了,我们也没必要铺张浪费。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近年来,下西号镇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约四会”治理模式,引导村民带头讲卫生、除陋习、树新风。依托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让村风民风更加文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