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文化
笔尖拾光录 | 你和我生命的往来
时间:2025-07-01 09:58:21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5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陈 燕

若不是这份报纸,若不是干了记者,那些我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的难忘的事,永远不会以文字的形式与更多人见面。就像此刻,你正在读的这些文字,如果它能带给你一丝力量和触动,那么,我便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这些年,记者这份工作带我去了很多地方,遇见许多难忘的面孔。人生逆旅,他们匆匆路过我的生命,当我写下他们的故事,脑海中浮现的总是他们质朴的笑脸。那些善良的、平凡的人们,以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滋养着我、涤荡着我的心灵。

她,不是艾丽西亚

23年有多长?是玉米从冒芽到归仓的23个轮回吗?还是一个女人独自抚养儿女长大的8000多个日升月落?

她叫羽珍(化名),肃州区下河清镇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在旁人眼中,她的生活充满苦楚。然而对她而言,支撑她的,不过是两个朴素的愿望:丈夫安稳,儿女成才。采访中,无意间听到邻居的议论:“这个羽珍是真傻呀,被男人打成那样,也不前走(改嫁),图个啥?”

原来,她的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她身上常有丈夫殴打留下的青紫瘀伤。抹去嘴角渗出的血,她默默走进厨房,为丈夫做饭,然后悄悄将治疗药物拌进他的饭里。这个细节,瞬间让我想起电影《美丽心灵》——那位拥有惊世数学才华的纳什,同样被精神分裂症折磨,是妻子艾丽西亚坚贞不渝的爱与忠诚,支撑他最终战胜病魔,登上诺贝尔奖台。片中一幕深烙我心:当纳什深陷真幻迷惘痛苦万分时,艾丽西亚拉起他的手,贴在自己胸口说:“这是真的,我是真的。”又按在他的心口:“这也是真的,你是真的……”

羽珍不是荧幕上的艾丽西亚,她的丈夫患病后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家。她甚至不懂何谓忠贞不渝的爱情。我问她,这23年是如何熬过来的?她只是淡淡地说:“没人管他,他该怎么办?”电影,终究是艺术化的美好。但当你在现实中真切触摸到这样一种朴素到极致的忠诚与担当,你会确信:这种美好的人性,真实存在。

小荣:超龄高考生的梦想

认识小荣是在从兰州回酒泉的火车上,那年,22岁的她第一次参加高考。小荣出生后不久便被过继给武威的叔叔,叔叔家孩子多,把她养大已属不易,初中毕业,她就远赴新疆打工。3年中,她在深秋的风里摘过棉花,一双手被棉花壳刷得布满了血口;去纺织厂上夜班时,挤在冰冷的集体宿舍;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去上夜班,街角树木的黑影都让她心惊胆战。

命运的转机,源自亲生父亲的愧疚——身为教育工作者,亲生女儿却早早辍学打工。父亲将她接到了酒泉,供她上学,鼓励她考大学。已经21岁的她,又重新回到了高中课堂,身边是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同学。

过早体味了人生百味,小荣学习更加刻苦。但因学业中断、基础薄弱,同学们轻松掌握的知识,她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仍收效甚微。

“姐姐,尽管现在成绩还很不好,但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将来我想去西藏支教,我太向往那里了,天那么蓝……我最喜欢听《我要去西藏》。”说这话的时候,小荣镜片下的一双眼睛闪闪发亮,似乎能看到西藏湛蓝的天空。下车时,小荣留了我的电话:“姐姐,我考上大学,一定告诉你。”

半年后,收到女孩发来的短信:“姐姐,我考上了,我被长江大学录取了!”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她憧憬西藏的眼眸。我回复:“小荣,每一种人生经历都是财富,要成为女大学生了,真为你高兴。”

老刘:为那一声爸爸

有一次去医院,碰上了老刘和他“来自星星的女儿”诗怡(化名),他们排在我后面等候挂号,老刘紧紧攥着女儿的手,不住地对女儿说要听话,一边向我解释,小家伙最近又不听话了,来给开点药。诗怡倔强地扭着身子,不看爸爸。挂完号,看着老刘拉着女儿离开的背影,我沉默了许久。

我想起那是2014年5月的一天,我得知特殊教育学校附近有陪读的家长,就去采访,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老刘。

那时,老刘在肃州区西洞镇罗马村租房陪诗怡上特殊教育学校,走进他的出租屋时,诗怡正蹲在地上独自玩耍。这是一个大眼睛、模样清秀的女孩,从外表看她与正常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老刘是肃州区上坝镇东沟村人,种着30多亩地。农忙时,他在田里干活,让妻子来陪护诗怡。农闲时,他就和妻子“换班”。

诗怡6个月的时候,老刘察觉异常,老话说“三翻六坐”,6个月大的孩子会坐了,可怀里的诗怡连小脑袋都还抬不利索,他赶紧带去医院检查,医生的话让他五雷轰顶——诗怡大脑皮质有积液,会影响智力发育。诗怡9岁了,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不好时就会抓人,上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家长全程陪护。

说话间,老刘看女儿一直蹲着,怕她把腿蹲麻就让她坐到小凳子上,诗怡不肯坐,老刘又拿过一个画本教她画画,她也不配合。哄了半天,诗怡都无动于衷,她反复说着“我不听话”,似乎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又控制不住地伸手要抓爸爸。老刘笑着哄她,挡着她的手说不能打人,几次诗怡都不听。老刘终于忍不住拉下脸来,吼了一声“不听话,爸爸不要你了!”这一吼,诗怡安静了,站在那里撇着嘴就要哭出来。老刘赶紧把女儿搂在怀里说“爸爸错了,爸爸要诗怡呢!”

老刘说,女儿的智力虽然发育迟缓,但还是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有一次,她在课堂上乱动,妈妈把她的手绑了起来。老师不知情,让她去讲台上指一下刚教的内容,诗怡突然说“手都给绑起来了,怎么指?”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快,这句话把老师都逗乐了。

说到这里,老刘慈爱地看着女儿,尽管女儿可能理解不了他心里的苦和乐。

“心里苦吗?”我问老刘。老刘淡淡地说:“就为那一声爸爸,所有的苦都值得。”

有人说,记者就是用一辈子活了别人几辈子的人,深以为然。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芸芸众生,人情冷暖,悲欢离合,我比普通人更进一步地看见,也让更多人得以看见。

责任编辑:妥超云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