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文化
玉门关屯戍官兵的“根”和“魂”
时间:2023-12-01 11:41:18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1477 作者:孙宏

玉门关是汉长城西端的起点,丝绸之路东段的终点、中段的起点。在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开玉门、通西域”的时代,如此重要的关隘,2000多年前,谁在这里戍守?谁从这里出关?他们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家在哪里?史书典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玉门关出土的汉简回答了这些问题。

在玉门关出土的汉简中,有一类汉简数量多,书写格式简单,内容直白易懂,是戍守官兵名籍的原始档案,相当于现在的“花名册”。记载了汉代屯戍官兵的籍贯、姓名、职务、年龄、服役时间等内容。

一、京畿三辅的骄子

【原简】

1.奏曹言左冯翊频阳辟己校士李谭有出关致籍言太守府 五月辛亥守属长奏封

2.都护军侯令史右扶风茂陵孔嘉里

简1是玉门都尉府奏曹向敦煌太守府呈报的出关“致籍”副本,记录了出关者的籍贯、职务、姓名。奏曹是都尉府属吏职务名称,主奏议事。《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故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左冯翊。”频阳,《汉书·地理志》:“秦厉公置。”左冯翊下辖县,故址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辟己校士,中下级军官职务名称。李谭,人名。出关致籍,记载出入关人员情况的文书。言太守府,报告太守府。五月辛亥是书写封签的时间。

简2残简一枚,有职务、籍贯,无姓名。“都护军侯令史”是中下级军官职务。《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故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茂陵,汉右扶风下辖县。现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五陵塬上。孔嘉里,秦汉时期最基层的自治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简2记载的信息是:都护军侯令史,籍贯右扶风茂陵县孔嘉里,在此戍守或经过玉门关。

汉代左冯翊右扶风和京兆尹又称“京畿三辅”,本指汉武帝至东汉期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二、中原神州的健儿

【原简】

3.戍卒 河南郡雒阳 安里公士匚

4.陈留郡陈安辞

5.骑士兆□公 颍川郡鄢陵邑广□里□□□

6.弘农郡黾池东德里

简3—简5是1907年3月斯坦因采掘自玉门关及沿线烽燧遗址。简3采自富昌燧遗址,戍卒郭匚来自河南郡洛阳安里。《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阳,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汉代雒阳即现河南省洛阳市的一部分,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安里是雒阳下辖村名。公士是戍卒郭匚的爵位。

简4采掘自小方盘城遗址。陈留郡,中国古郡名,现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下辖镇。《汉书·地理志》:“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属兖州。”陈留战国时期属郑国,名留地,后被陈国所并,更名为陈留,隋初废。陈留是三国曹操起兵的地方,汉献帝即位前做过陈留王,司马炎篡位后封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陈留王。

简5采掘自仓亭燧。骑士,汉代正卒的一种。《汉旧仪》:“民年二十三岁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水处为楼船。”兆□公应为骑士姓名,来自颍川郡鄢陵邑广里。颍川即今河南省禹州市,是大禹的故乡,也是夏朝的首都所在地。鄢陵县,汉代属颍川郡,现隶属河南省许昌市。《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战国策》中的《唐雎不辱使命》等著名历史事件发生于此。广□里是汉代鄢陵县下辖村地名。

简6是1998年敦煌市博物馆采集自小方盘城遗址,残简一枚,只有地名。《汉书·地理志》:“弘农郡,武帝元鼎四年置。”《汉书》中,弘农郡排序在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后,全国其他郡之前,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郡”。郡治所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和陕西交界地区,是进出关中大地的门户关隘,京畿屏障。黾池即渑池,弘农郡下辖县,仰韶文化发祥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故事发生的地方。东德里,汉代渑池县下辖村地名。

三、三晋故里的英才

【原简】

7.□东闻喜利里 魏延年□

8.上党郡五凤四年戍卒壶关修成里阎备

简7、简8是1979年9月甘肃省文物考古队采集自马圈湾烽燧遗址。简7是一枚残简,根据简文可以肯定,东前缺“河”字。《汉书·地理志》:“河东郡,秦置。”今山西省运城、永济一带。因为后面的“闻喜”是县名,属河东郡。简文记载戍卒魏延年来自河东郡闻喜县。《汉书·地理志》:“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武帝元鼎六年行过,更名。”现隶属山西省运城市,古称左邑县桐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正在河东郡前往缑氏的途中,行至左邑县桐乡时,忽报闻汉军大破南越国的喜讯,他当即指示划出左邑县部分区域设置闻喜县,以纪念闻听喜讯的地方。

简8有上党郡,汉代郡名。《汉书·地理志》:“上党郡,秦置,属并州。有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天井关。”壶关,现山西省长治市下辖县。修成里,壶关县下辖村地名。五凤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五个年号。五凤四年,即公元前54年。阎备,戍卒名。

四、齐鲁大地的壮士

【原简】

9.戍卒 济阴郡定陶安定里 徐霸 元年九月甲戌病死

简9是1981年原敦煌县博物馆采集自酥油土烽燧遗址,是戍卒死亡报告副本。死亡的戍卒徐霸来自济阴郡定陶安定里。《后汉书·郡国志》:“济阴郡,故梁,景帝分置。”定陶即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是国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安定里,汉代定陶县下辖村名。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楚汉相争获胜后,回师定陶,“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在官堌堆举行登基大典。定陶还是军事家吴起和《左传》作者左丘明的故乡。

五、巴蜀古国的传人

【原简】

10.神爵二年十月廿六日 广汉县廿郑里男子节宽意 卖布袍 一 凌胡燧长 张仲孙所 贾钱千三百 约至正月□□ 任者□□□□

简10是一份布袍买卖契约文书。神爵二年十月廿六日,即公元前60年12月3日,临近大雪节气,玉门关已是天寒地冻。为御寒过冬,凌胡燧长向广汉籍戍卒节宽意买布袍并写下契约文书。广汉郡是蜀中古郡县名,“疆域之广,至于汉水”之意,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广汉县,广汉郡下辖县,今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所在地。廿郑里,广汉县下辖村地名,卖布袍男子节宽意的籍贯。张仲孙,凌胡燧长。所,处所、地方。贾同价,布袍价一千三百。“约至正月”后文缺失,推测是先赊账两个月,次年正月付钱。

六、河西四郡的子弟

【原简】

11.骑士 屋兰 大昌里夏侯凤

12.厌胡卒 龙勒万年里孙良 年廿七

13.戍卒 效谷常利里张诩 年卌

14.富昌卒 敦煌擅朔里张咸

上述4枚汉简记载的戍卒来自汉代河西四郡。简11—简14为戍卒名籍簿,简11是1907年斯坦因采掘自仓亭燧遗址。骑士,汉代兵种之一。夏侯凤,戍卒名。屋兰,汉代张掖郡下辖县。大昌里,屋兰县下辖村名。

简12—简14是197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采集自马圈湾烽燧遗址,厌胡为玉门候官烽燧名。龙勒,汉代敦煌郡辖县名,古址现敦煌市阳关镇。万年里,龙勒县下辖村名。

简13效谷是汉代敦煌郡下辖县,《汉书·地理志》效谷词条下颜师古注云:“本渔泽障也。桑钦(生卒年不详,字君长,东汉河南洛阳人,《水经》作者)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民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根据敦煌出土汉简记载判断,效谷县在现在的敦煌市东北三十多里处,汉代悬泉置处敦煌郡效谷县境内。

简14富昌为玉门候官烽燧名。擅朔里,敦煌县下辖村名。说明汉代敦煌郡的适龄青年可以就近服役。

经梳理统计:玉门关汉简共有106枚记载了屯戍官兵的姓名、籍贯、年龄、服役或退役时间。2000多年前,在敦煌玉门关和沿线烽燧,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男儿,操着不同的口音,带着不同的乡俗,千里迢迢来到沙碛深处,边塞哨所,舍小家,为大家,甘作界碑。先为自己服役,然后通过“过更”的形式为同村人服役。他们来自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京畿三辅,弘农郡、陈留郡、颍川郡、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等19个郡,雒阳、皮氏、鄢陵、闻喜、黾池、壶关、定陶等42个县,安里、长利里等84个里。东部最远来自汉代零县宜都里,现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南部最远来自广汉郡广汉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部最远来自云中郡云中城下里,即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汉简记载的古地名是其独特的亮点,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美好愿景。汉简中的每个地名,都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标志。地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地名虽远,但一一相连。今天再读汉简,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故土情结,能让我们读懂中国。(孙宏)

责任编辑:杨阳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