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据甘肃省卫计委消息,为借助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平台,充分展示中医药的独特文化魅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经丝路文博会组委会批复同意,将“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列入丝路文博会系列活动,定于2016年8月19日在敦煌市举办。
借首届敦煌文博会之名,扬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只是众多行业领域筹备齐现敦煌的一个缩影。
再过一个月,甘肃敦煌将迎来首届国际综合性文化博览会,这是甘肃的骄傲,是百姓的福利,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机遇。据媒体消息,目前已有58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拟安排74个代表团参加敦煌文博会,其中不乏有国外政要、部长级高官等阵容,规模之大不言而喻。由此,倾力擦亮敦煌名片,传递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对深化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大有裨益。
众所周知,敦煌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黄金要塞,也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此次国际文博会落地敦煌,除了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外,还与甘肃多年来文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近年来,当地政府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在传承和发扬好历史文化的同时,还不断融入新型元素,创新发展,终其让这场国际“文化盛宴”的设想从理想走向现实。
从2012年甘肃政府首提在敦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构想开始,历经4年,敦煌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螺旋快进,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蹄疾步稳,形成了集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当地机场扩容,国际会展中心建设等都相继完成,真真切切为烹制好这场世界“文化盛宴”备足了火力。
这些,都是当地政府贯彻落实国家部署,打好文化建设“攻坚战”的具体措施,相信甘肃这个古老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会在此次文博会的促动下,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好政策环境的支撑下,必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当然,在打造好基础设施等硬件力量的同时,服务软实力也不容忽视。敦煌首届文博会将吸引不少国外来宾,他们除了参加文化博览会外,参观当地美景,品味地方特色美食都是这场“文化盛宴”里少不了的“配角菜”,诸如莫高窟、月牙泉、三危山、藏经洞等旅游景点或许就是他们慕名的景点。因此,做好景区、交通、餐饮等服务也是展示当地文化的一个隐形窗口,这个分我们自然是不能丢。
这就要求当地务必从细节出发,在热情服务、礼宾待客方面以质见长,尽可能把这座城市最美好的形象展示在国外来客面前,从而让世界记住敦煌,认识中国文化。做到以硬软双实力促进国际经济文化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也为甘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