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这座古老的城市,随手捧起一把沙,就是一段历史;随手翻开一卷书,就是一段故事。此刻,我们要一起,翻开古卷,穿越千年,拨开尘沙,又见敦煌。您准备好了吗? 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了!古道驿站,匈奴与大月氏国已消失,张骞和霍去病,解忧公主和相夫夫人,也已经走远。汉朝已深埋在沙下。
出使西域的使者:张骞
翻开敦煌人物志,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张骞的故事。
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在公元前139年,他奉汉武帝之命,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抵抗匈奴。但他被匈奴俘虏,匈奴人许他高官为业,美女为妻,但他一心向汉。十一年之后,逃出匈奴地界,怎想,他再次被匈奴俘获,一年多之后,他又一次出逃,终于成功返回大汉。此时,离他离开大汉已经过去13年了。他的这次出行,打通了西汉王朝通往西域的的南北道路,丝绸之路就此逐渐形成。
历史背景
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约公元前138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是和张骞的名字分不开的。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又见敦煌》
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不单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时空的穿越。让你在行走中观演,体验中又见,访古问今,与古人对话,鉴今人前行,亲身融入到当时故事发生的那一刻,感受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又见敦煌》剧场同你一起见证那些古人,从“遥远”的大道走来;穿越百年体验王道士挥泪送飞天的忏悔;穿越千年,再现索靖镇压叛乱、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
《又见敦煌》这个项目,除了经济效益,更看重的是社会效益,希望借用敦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文化地位,把敦煌承载昌盛的千年中华文明,传递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