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酒泉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创业树标杆 奋战成“铁人”

——我市以“铁人”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酒泉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13日    来源:酒泉日报


肃州区铧尖镇高标准装配式钢架大棚小区(资料图) 赵增林 摄
   本报记者 杨安韬 陈思侠
  今年11月15日是“铁人”王进喜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铁人”事迹,弘扬“铁人”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打造“两大增长极”、倾力培育“四大增长点”,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
  酒泉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是“铁人”精神的诞生地。“铁人”王进喜是“百年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
  缅怀“铁人”事迹,传承“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既是一面旗帜,也是一种力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和历史积淀,得到了不断升华,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一代又一代酒泉人民战天斗地、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铁人’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铁人’精神,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持久地发挥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作用。”
  “铁人”精神是崇高人格的升华、钢铁意志的锤炼、奉献境界的彰显,与焦裕禄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一脉相承、高度契合、同心同向,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在新时期弘扬“铁人”精神,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是时代赋予百万酒泉人民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创业树标杆,奋战成“铁人”。科学践行“铁人”精神,增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鼓舞党员干部积极干事创业,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奋力实现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
新征程的号角
  2018年1月17日,市“两会”刚闭幕后,市委书记吴仰东就带领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领导专程到玉门老市区,瞻仰“铁人”王进喜铜像,缅怀先辈伟绩,重温入党誓词,由此拉开了持续至今的大力学习和弘扬“铁人”精神,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序幕。
  吴仰东就此活动作了动员讲话。他说,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寻根“铁人”精神,就是要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为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向往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创新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久久为功,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更需要赋予“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市委常委要率先垂范,带领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扬以“铁人”精神为灵魂的酒泉精神。
  这一年10月8日,我市隆重举行了玉门铁人干部学院、“铁人”精神研究会揭牌授牌暨铁人纪念馆开馆仪式,新增弘扬“铁人”精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生动课堂,标志着我市弘扬“铁人”精神,凝聚全市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掀起新的高潮。
  “玉门铁人干部学院的建成使‘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有了载体,对开展党员教育,继承‘铁人’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村民代表王生荣说。
  今年,我市在“忆铁人、学铁人”暨纪念“铁人”王进喜逝世50周年系列活动中,开设了“铁人”王进喜诞辰97周年及逝世50周年网上纪念馆,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回顾“铁人”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重温“铁人”的先进事迹,缅怀“铁人”的崇高风范,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忆铁人、学铁人”。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在玉门铁人干部学院、玉门新市区铁人雕像小广场、铁人故居纪念馆、顾天祥事迹展览馆等地,缅怀“铁人”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开展重走“铁人”路活动,参观老一井、玉门693人防工程、玉门油田603岗、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区及赤金铁人故里小镇,再次接受“铁人”精神的洗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铁人”为榜样,踏着“铁人”的足迹继续前进。
  在系列活动开展之际,为激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铁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市委办公室第一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在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铁人”王进喜故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市委书记吴仰东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并调研了赤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他强调,要依托“铁人”故乡品牌优势,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力度,着力把铁人村建设成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全省作表率、立标杆,打造成为甘肃第一村和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传承和弘扬有了载体
  玉门铁人干部学院立足弘扬“铁人”精神、传承“铁人”文化,依托玉门老市区闲置建筑和老一井、石油工人窑洞、石油河等,打造集“培训+参观+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玉门铁人干部学院以“面向全国、丝路特色、甘肃品牌、红色学府”为办学定位,确立了“锤炼党性的政治学院、‘铁人’精神的弘扬学院、丝路文化的传承学院、新发展理念的知行学院”的办学目标。围绕“铁人”精神和河西走廊丝路历史文化两大主题,研发精品课程60多堂,开发了一系列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按照“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以省、市、县委党校教师为主体,分别与酒泉及玉门、瓜州、敦煌市委党校建立教学点。目前,已邀请樊锦诗、王旭东、赵磊、夏国忠等3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作为学院特聘专家,同时选聘市、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建立起了100多名教授、学者为主体的开放式师资库,基本满足了各类主体班次培训需要。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