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酒泉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解读之五

提升城市能级 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酒泉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06日    来源:酒泉日报

  区域中心城市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志,是对周边地区和城市在产业、文化、信息、技术、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所以,立足酒泉实际,《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通过打造区域商贸消费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等“六个区域中心”,来提升城市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之一:打造区域商贸消费中心
  《意见》明确提出,以肃州区为重点,充分利用已形成的老城区鼓楼商圈、富康商圈、新城区万达商圈集聚优势,在新城区三期规划建设集商业商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商圈,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洼地,建设重要商贸流通中心。
  具体说,就是要着力打造优质商业载体,加大商贸项目招商力度,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商业地标,积极引进建设商业综合体,提升城市对全市消费稳定增长和提升提质的支撑力。同时,着力培育地方特色消费,推进“酒泉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申报“甘味”农产品品牌,振兴酒泉老字号品牌,引进具有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的总部型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采购商在酒设立区域性总部和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提升消费市场开发、管理和运营水平,推动消费提档升级。另外,还要探索创新消费形式,顺应消费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创新发展节会消费,积极引导健康消费,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在电子商务在线服务和消费上形成新的增长点,积极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之二: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意见》明确提出,着眼打造以肃州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承载地,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以强化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为导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到2025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5%以上。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眼发挥河西走廊新能源大基地优势,支持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更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或研究分支机构,推动成立“双碳”研究院、氢能发展研究院、储能技术研究院,打造新能源装备研发高地、新技术新产品实验平台和发布基地;抢抓中核产业园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建设重大机遇,依托敦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微子天文望远镜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科技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坚行动,依托玉门油田、酒钢公司、中核四〇四、敦煌研究院等中央和省属驻酒单位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坚,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文物保护领域省部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中核四〇四联合培育核技术国家创新平台、敦煌种业牵头建设甘肃玉米种业研究院,打造省域内除“兰白创新试验区”之外的第二个科技创新实验区。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供给侧和需求侧、研发端和落地端对接畅通,鼓励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基地培养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依托玉门油田在油田开发、炼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打造产学研训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坚决打好招才引智攻坚战,坚持扩大存量和提升质量结合,下大气力培养、引进、用好“高精尖缺”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切实把懂项目、善管理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来。
之三: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
  《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职业教育品牌影响力,发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全省、全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优势,以打造“技能甘肃”为契机,推进“双高计划”落实落地,以产教融合为牵引,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技能+N”素质结合,全力推动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酒泉职业技术大学创建,构建河西走廊职教群,培育一批国家及省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把酒泉建设成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
  着力提升高中教育区域竞争力,紧扣让更多孩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目标,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以酒泉中学为代表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水平,形成“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高中发展新格局,在今年二本以上上线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逐年巩固提升,力争通过未来5至10年的努力,全市普通高中本科升学率达到90%以上。
  着力增强义务教育吸引带动力,立足肃州区人口聚集度高、学校布局多、学生体量大的实际,积极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集团化办学,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5%以上。
  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优化幼儿园布局规划,持续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力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5%,确保学前教育普惠率走在全省前列。
之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意见》明确提出,抢抓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机遇,依托酒泉市人民医院老牌三甲医院基础优势,以迁建为契机,全方位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技术攻关计划,柔性引进国内知名医院顶尖医学人才,培育全省领先、区域一流的特色专科和医师团队,提升急危重患者救治水平及能力,打造辐射酒泉周边甘新青蒙毗邻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
  充分发挥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的优势,适应地域分布广、服务半径大的实际,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科研、人才培养等功能,积极打造以肃州区、敦煌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及毗邻地区的两个“一小时就医圈、应急圈”,着力建设医疗服务规模、任务、功能和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中心。
  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形势,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依托酒泉市中医院、敦煌市中医院,建设一批中医特色骨干医院和重点科室,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提高中西医结合服务水平,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顺应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新需求,创新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机制,加大医疗机构老年人医疗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建立医疗养护综合养老机构,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打造吸引带动力强、服务范围广、专业化人性化的“智慧养老”服务高地。
之五: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全市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信贷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先发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探索设立碳减排交易中心,积极开展先期试点,争取创建服务全省、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碳减排交易中心,以平台优势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酒泉,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依托新能源、现代化工、矿产品加工、核工业等重点产业,积极对接外部金融资本,创设若干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培养池”,通过政府引投转投、创投风投跟投的方式,构建政府、企业、创投风投三位一体的高效联动体系,吸引国内外创投风投及股权投资机构加速集聚,打造区域性创投风投资本高地。
  着眼提升重点龙头企业融资能力,按照“重点储备、梯次培育、加速推动”的工作思路,深挖和招引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强化经投、交投集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支持农发、文旅集团拓展投融资业务,振兴敦煌种业,助推奥凯种机、敦煌文旅、酒泉蔬菜种业集团等上市,构建优质上市后备资源库,力争创建“全省上市公司孵化集聚区”。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防范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之六: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敦煌文化独特影响力,突出敦煌文化传承弘扬,支持敦煌研究院拓宽敦煌学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扩大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发挥“一节一会”平台作用,策划举办常设性论坛,积极申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打造永不落幕的敦煌文博会。
  充分发挥敦煌旅游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以敦煌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增长极,高标准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重点实施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敦煌国际艺术研修中心、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悬泉置遗址保护开发等项目,打造与世界文化圣殿相匹配的敦煌名片;突出河西航空线路打造,加强空中航线对接,增进与青海、新疆旅游联系,加强与省内各市州及丝路沿线城市的合作,打造以敦煌为中心的甘蒙青新旅游核心节点,带动引领甘青、甘新、甘蒙旅游大环线,推动形成多圈层联动大旅游格局。
  充分发挥特色旅游品牌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莫高窟、玉门关、阳关、锁阳城等地理标志,持续扩大“敦煌飞天”“酒泉航天”“金塔胡杨”“戈壁户外运动”等品牌影响力,创建全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及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星级酒店、精品酒店、主题公园及大型文旅项目建设,抓好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培育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
      □酒泉融媒记者 郭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