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酒泉日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城乡同发展 硕果满枝头

——瓜州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酒泉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2日    来源:酒泉日报







农户采摘枸杞
西湖镇蜜瓜丰收
  5年来,瓜州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园区聚集效应日益凸显,营商环境更加优越,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预计年底,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较2016年增长47%;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较2016年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2亿元,较2016年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较2016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较2016年增长50%。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获评省级文明县城,成功创建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跻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瓜州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组组亮眼数字、一项项喜人成果、一个个历史性成就,是瓜州人民奋勇进取、只争朝夕的创新实践,也谱写着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

1.乡村振兴接续奋斗
  近期,酒泉泰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瓜州北大桥第六风电场D区200MW项目4.0兆瓦机组已完成吊装。
  据了解,酒泉泰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瓜州北大桥第六风电场D区200MW项目是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二批风电项目之一,也是酒泉区域二期项目启动以来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6亿千瓦时以上,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以上、氧化氮2200吨以上、烟尘2500吨以上。
  项目的快速推进,成为民企与央企合作开发大型新能源项目的典范,带动酒泉新能源产业链项目总产值增长,为全省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起到积极作用。
  同样作为酒泉市风电二期二批500万千瓦配套工程的瓜州北大桥330千伏桥六七升压站,也进入冲刺阶段。
  近年来,瓜州县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培育。自2006年首家风电企业入驻以来,至目前,共有中国华能、大唐集团等28家风电开发企业入驻瓜州,建成风电场35个,安装各类型风电机组4500余台,占全市风电总装机量的70%,占全省风电总装机的50%,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连获“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殊荣。
  同时,瓜州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构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集约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常乐电厂一期项目运行良好,60万千瓦风电和2万千瓦光伏建成并网,风光火储多能互促、协同供应、梯级利用的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能源发展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新能源产业尽揽“风光”
  今年,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依托产业龙头、产业基地,整合广鑫源、广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祁连戈壁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成立合作联社党支部,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集体强在产业链。
  瓜州县把产业培育作为提高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0年,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380元增长至8300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积极推动落实蜜瓜、枸杞产业发展5年规划,瓜州县投入8000万元,持续发展壮大蜜瓜、枸杞、草畜等特色产业。修建日光温室177亩、钢架大棚2358亩,引进蜜瓜新品种39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62万亩,蜜瓜、枸杞订单销售率达80%,牛羊饲养量稳定在140万头只。扶持壮大国家和省、市级合作社、龙头企业75家,家庭农场5家,推荐6家合作社申请“兴陇合作贷”贷款1470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4万亩,引进瓜苗移栽机、机采棉播种机等大型机械120台,实施全省首个社会资本参与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17万亩。
  瓜州县发挥“美丽乡村”积分超市作用,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和“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以奖代补,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共同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瓜州县争取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财政配套资金1.3亿元,实施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培训等项目128项。积极创建省级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5个。完成农村住房改造提升335户、土炕改造3100座,整村推进“厕所革命”示范村13个,新改建户厕4400座,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20个,138公里自然村硬化路建成通车。

3.工业经济奋楫向前
  10月15日,历时4年建设的瓜州中学新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可容纳3000名学生学习生活。
  “我看到新校区的环境满怀激动,这些硬件设施将对教育教学有很大帮助。”瓜州中学教师汪玉说。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瓜州中学学生孟丽娜说。
  瓜州中学建设项目是瓜州县为改善全县高中办学条件,适应普通高中教育课改需要实施的一项重大教育民生工程。新校区建有行政办公楼、综合实验楼、教学楼等,同时建有4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等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完全能满足未来高中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
  今年,瓜州县持续加大公共投入,张芝小学开工建设,瓜州中学建成投用,引进各类人才158名,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3%以上,同比上升10%。
  10月底,瓜州县沙河回族乡的干部搬进了全县第一批乡镇干部周转房。解决了他们的居住问题,激发了他们扎根基层、努力工作的热情。
  瓜州县把乡镇干部周转房作为今年重点实施的建设项目,共投资2844.16万元,主要对广至藏族乡、腰站子东乡族镇、梁湖乡、布隆吉乡、河东镇等5个乡镇进行周转房建设。
  今年,瓜州县着力把增能力、提质量、优结构作为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的综合措施,成功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10场次,新增城镇就业2376人。智慧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平台投入使用,发放残疾人补贴、养老保险等1.64亿元。时刻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线,瓜州县中医院传染病区投入使用,多元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
  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瓜州县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质量提升行动。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持续提升,热源厂扩容改造、西城区体育公园开工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民生答卷擦亮底色
  甘肃电投瓜州常乐电厂调峰火电项目,是我省酒泉至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调峰火电项目,总投资132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1、2号机组建设投运,“十四五”期间建设3、4号机组,4台机组全部投运后,年工业总产值可达66亿元。瓜州县已建成投运发电容量930万千瓦,其中风电710万千瓦,调峰火电200万千瓦,光伏发电20万千瓦。
  瓜州县全力加快柳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综合服务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可投入运营。全面落实“项目管家”和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动态储备项目120个。全力推进7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124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今年,瓜州县树牢全域招商、全产业链招商理念,成立专班招商组9个,对接洽谈项目172个,筛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80个。加强与华润、甘电投的对接洽谈,谋划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绿色零碳产业基地项目。积极邀请华润电力、吉利集团等90余家国内大型企业来瓜州考察投资,落实到位资金75.4亿元,同比增长24.4%。
  瓜州县全面推行“不来即享”“容缺受理”政务服务,实行项目帮办代办制。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发放援企稳岗专项补贴、兑现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1500余万元。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融资17亿元,有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前三季度,瓜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1亿元、同比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9.1、10.4和8.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投用的风电机组
5.文旅融合“好戏连台”
甘肃电投常乐电厂调峰火电项目建设现场   (本稿用图均为资料图)
  今年以来,瓜州县布隆吉乡依托“丝路景观长廊”双石公路,建成近水水栈、湿地公园、悟空望、悬空壶等特色景观,精心打造花卉种植观光走廊、玄奘文化长廊,搭建葫芦河生态农庄、休憩凉亭、花海风车、儿童游乐场等休闲娱乐中心,修建高标准住宅、民宿、农家乐等住宿体验集群,形成花田人家、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观光综合体,成为文化旅游打卡地,跻身全国“绿色村庄”名录。
  近年来,瓜州县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三道沟镇福禄花田等生态美景,大地之子、无界等雕塑长廊,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
  瓜州县以资源互补、文化互动、营销互介、客源互送、目的地互推为抓手,悬榆路、双石公路二期及交旅融合项目工程可研、初步设计完成编制,葫芦河自驾营地、锁阳城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等景区资产完成评估,锁阳城遗址塔尔寺抢险加固工程、东千佛洞安防项目进展顺利。蘑菇台子户外星空露营地和戈壁清泉户外营地建成投用,自驾游、休闲游目的地配套功能更加完备。戈壁雕塑艺术长廊、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旅游聚集效应显著提升,第十六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成功举办,带动各类徒步活动109场次,拉动服务业直接收益达4000万元以上。多渠道筹措资金2800余万元,拉动消费4亿元,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站在新起点,瓜州人民继续以敢“闯”的精神、敢“拼”的劲头、敢“干”的作风,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作为,全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魅力新瓜州。
        □朱丹丹 武宏伟